对问题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 安全和资源领域的不确定性对所有行为者,包括国家和公司都是如此,这涉及到对影响力地图、所需能力以及相关的战略和政策的完全重划。
➚ 中国的影响
➚ 中国上升到顶级大国地位
➘ 中国的资源不安全
➘ 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在中国南海的紧张关系
➚ 美国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 紧张局势升级的美中关系
事实和分析
(见下文第三部分的来源和参考资料)
相关的
2018年4月和5月,中国成功执行了深海任务,这表明中国愿意将其影响力和用途也发展到这种极端环境,在我们监测的四个环境中:北方的极寒地区--北极,南方的南极洲,太空和深海。因此,中国显示出实施真正的地球战略的决心,不仅仅是在地球表面,以某种方式将世界概念化为两个维度,如 "一带一路 "倡议(BRI),但也考虑到高度和深度,因此在三个维度,一方面是太空,另一方面是深海。
2018年4月4日至5月16日,中国努力在南海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深海探测,使用了加拿大的无人潜水艇,更确切地说,是海洋科学遥控平台(ROPOS)。探险队不仅可以实时传输数据,让科学家和学生实时发现深海的新世界,而且还确定了未来珍贵资源的位置和性质。探险队因此发现了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协会的一位中国顾问指出:"最大的铁锰结核",其中明显 "含有镍、铬和锰,这些矿物是军事装备不可或缺的,如潜艇、坦克和航空航天设施"。它还发现了 "海底的两个古代热液喷口",这些液体 "提供了关于金属形式的线索"。
同时,中国也在为深海开发自己的载人和无人潜水器,同时开发和测试互操作性和通信。
例如,从2018年4月28日至30日,"载人深海潜水器沈海永志号(即深海勇士号)和无人潜水器海马号(即海马号)在中国南海海马冷泉完成三次联合深海作业"。这里的目标资源是天然气水合物,它可能有助于在未来取代石油和天然气。 据估计,2020年是首次小规模产出的目标日期,2030年是大规模商业开发的目标日期(《独立报》)。
对这种深海资源的真正开发已经在中国开始,因为,在2017年,该国据说已经 "提取了超过30万立方米的可燃冰,一种天然气水合物(人民日报)"。
考虑到目前已确定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来源的位置,中国同时也呼吁与争议地区的国家,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合作。我们可以估计,中国可能会在这里制定一个类似于 "金砖 "的战略和相关政策。
再比如,4月2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无人潜水器"(潜龙)"在南海进行了首次下潜"。潜龙系列是 "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开发"。与以前的版本相比,在一系列改进中,它还意味着更加安静,这可能会在军事间谍和潜艇战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
最后,据报道,中国计划在三亚建立一个新的基地,用于在南中国海部署载人和无人潜水器,该基地应在2019年完成。
如果按照《简氏防务》/IHS Markit(Sputnik)的说法,中国被认为在潜艇战方面必须迎头赶上,那么它正在这个方向上做出很多努力。同时,仅根据战争来评价中国在有人和无人潜艇方面的努力,可能是一种危险的方法,因为所有基于筒仓的理解。它确实可能忽略了外交影响和影响力,以及在资源安全方面的后果,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必要的部件依赖于海底资源,那么开发下一代武器系统的能力也会被忽略。
信号和来源
科学家在南中国海发现军事和航天设备所需材料 - 环球时报
观察家们说,为期一个月的南海深海勘探周三结束,发现了多金属结核和古代热液,这将有助于开发金属资源,并将提供制造军事和航空航天设备所需的材料。
中国研究人员将在南中国海进行现场直播 - 环球时报
大约22名中国科学家周二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南中国海深海探测直播。
中国潜水器在南中国海完成首次联合深海研究 - 环球时报
一位分析家周三说,中国的两艘深海潜水器已经完成了它们在南海的首次联合科学研究,为今后在该地区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勘探铺平了道路。
中国刚刚首次开采了一种新型化石燃料,其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
在日本和中国从其海岸线外的海底成功提取了一种被称为 "可燃冰 "的冰冻化石燃料后,全球巨大储量的商业开发已接近现实。但专家们周五表示,大规模生产仍需多年时间--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使改变气候的温室气体充斥大气。
中国 "潜龙三号 "无人潜水器将进行首次下潜-中国科学院
无
中国计划在南中国海建立基地以发射深潜无人机
就在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可能的下一任负责人告诉国会中国的海底作战能力是对美国最紧迫的威胁之一之后,一份新的报告称北京正在南海建立另一个基地,用于部署有人和无人潜水器。